Copyright © 湖北荆门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
2024-12-23
在荆楚大地的中部,汉江之畔,有一座宛如明珠般的城市 —— 钟祥。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伫立在岁月长河之中,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山水之间徐徐展开,那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无尽的魅力。
钟祥,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超过 2700 年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便以 “郊郢” 之名闪耀于世,作为楚国的陪都,甚至在后期成为楚国国都,见证了楚国的辉煌与荣耀。那时的钟祥,必定是车水马龙、宫阙巍峨,处处洋溢着大国都城的威严与繁华。宋玉在这里高唱楚辞,莫愁女的歌舞动人心弦,他们的才情与风姿,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钟祥历史的浩瀚苍穹之中,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而迷人的文化亮色。
五六千年前,当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在地球上乍现,钟祥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大溪等原始文化,为钟祥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最初的几笔。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钟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钟祥作为楚国的别邑 “郊郢”,闪耀在历史舞台之上。那时,楚国与中原诸侯纷争不断,郊郢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常常成为战争的营地。楚武王曾大会诸侯于沈鹿(今东桥镇境内),并亲率大军征伐随国,郊郢见证了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也在战火的洗礼中不断发展。 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地筑城,名为石城,它依山而建,坚固雄伟,成为东吴抵御北方侵袭的重要堡垒。吴国凭借石城的险要地势,多次成功抵御外敌,石城也因此声名远扬。
时光来到明朝,钟祥迎来了它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明正德十六年(1521 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其无子嗣,兴王世子朱厚熜得以继承皇位,即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生于安陆州(今钟祥市),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特殊的眷恋。嘉靖十年(1531 年),他将安陆州升为承天府,使之与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并列为全国三大 “直辖市”,并复立县,赐名 “钟祥”,寓意 “钟聚祥瑞”。这一赐名,不仅体现了嘉靖皇帝对家乡的荣宠与眷顾,更是让钟祥之名流传千古,成为这片土地独特而响亮的标识。
钟祥,这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与迷人自然风光的城市,其人口状况也别具特色。据最新数据显示,钟祥市户籍人口达 103 万人,在湖北省的区县户籍人口排名中位居前列。然而,常住人口为 85.27 万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反映出了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动现象。
从人口分布来看,钟祥市下辖的各个乡镇街道人口数量各有不同。其中,胡集镇、柴湖镇、旧口镇的户籍人口均超过了十万人,是钟祥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胡集镇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发达的工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成为人口聚集的重要城镇;柴湖镇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承载着众多移民的生活与梦想,人口规模也颇为可观;旧口镇则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商贸活动,拥有众多的常住人口。而郢中街道作为钟祥的中心城区,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其常住人口达到 229291 人,充满着城市的活力与烟火气。 相比之下,客店镇等一些乡镇的户籍人口相对较少,如客店镇户籍人口仅 1.37 万人左右。客店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以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虽然人口数量不多,但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与祥和。
造成钟祥市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部分劳动力外出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许多钟祥人前往沿海发达地区或周边大城市务工经商,他们在外地努力拼搏,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将外面的信息和资金带回钟祥,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像在海口的一些街道,就能看到不少钟祥人开设的各类店铺,涵盖烧烤店、餐馆、美容美发等多个行业,这充分展示了钟祥人的勤劳与创业精神。另一方面,钟祥市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口的分布。一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吸引了部分劳动力在市内流动,从农村向城镇聚集,以追求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在钟祥城东北的纯德山上,静卧着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古代陵寝 —— 明显陵。作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生母蒋氏的合葬墓,它不仅是中国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陵,更是中国古代丧葬艺术的巅峰之作与建筑典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皇家威严。
明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 年),耗时 47 年才最终建成,其工程之浩大、规制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整个陵园占地面积达 183.15 公顷,由内外罗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龙鳞神道、内外明塘、九曲御河等 30 余处建筑群组成,布局巧夺天工,建筑工艺精美绝伦。 外罗城呈独特的 “金瓶” 状,周长 4370 米,城墙双层封建,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墙体走势随山势起伏,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蜿蜒盘旋于山间,又似一条绚丽的彩带飘舞在天地之间,构成了一道极为壮观的风景线。步入陵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红门,它作为明显陵的第一道门户,高大雄伟,庄严肃穆。门前的下马碑,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皇家的威严,提醒着过往官员下马步行,以示对先帝的敬重。穿过新红门,沿着龙鳞神道缓缓前行,神道两旁的石像生整齐排列,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等,它们或昂首挺胸,或威风凛凛,或温顺驯服,每一尊石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皇家陵园。这些石像生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高超技艺与审美情趣。 沿着神道前行,便来到了御碑楼。御碑楼内保存着多通碑刻,上面记载着明显陵的修建历史、皇帝的诏谕以及对先皇的颂赞之词。这些碑刻文字,或端庄秀丽,或刚劲有力,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为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再往前走,便是棂星门。棂星门由六柱三门组成,门柱顶端的石雕装饰精美绝伦,中间的火焰宝珠更是寓意着吉祥与神圣。穿过棂星门,眼前豁然开朗,内明塘碧波荡漾,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建筑,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内明塘之后便是棱恩门,它是进入陵寝核心区域的重要门户。棱恩门高大宽敞,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门楣上悬挂着 “棱恩门” 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入棱恩门,便是陵寝的核心区域 —— 前后宝城。前宝城呈圆形,是睿宗献皇帝朱祐杬的陵墓所在;后宝城呈椭圆形,为世宗嘉靖皇帝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的陵墓。两座宝城之间由一座名为 “瑶台” 的高大砖石平台相连,形成了独特的 “一陵双冢” 格局,这在明代帝陵中是极为罕见的,堪称中国古代陵寝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方城明楼位于后宝城之前,是明显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方城高大坚固,墙体上设有雉堞和瞭望孔,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明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上覆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明楼内立有圣号碑,碑上刻着 “恭睿献皇帝之陵” 几个大字,字体雄浑大气。站在方城明楼上,俯瞰整个陵园,只见山峦起伏,建筑错落有致,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皇家的威严感油然而生。 九曲御河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地环绕着整个陵园,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九曲御河不仅为陵园增添了灵动之美,还在风水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象征着皇权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 明显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明朝的兴衰荣辱,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深远。
在钟祥市客店镇的大洪山山脉南麓,隐藏着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 黄仙洞。这座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多样的洞穴景观和神秘莫测的传说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黄仙洞俗称黄金洞,因相传黄石公曾在此休憩而得名。它面向西北,全长 2500 余米,洞口壁高 100 米,宽 70 米,宛如一个巨大的门户,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进入洞内,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洞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丰富的石灰岩石在天然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了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观和极为丰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洞内钟乳石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石针、石矛、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石瀑等随处可见,它们分别呈红、黄、白、褐等色,如玉似翠,景致迷人,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经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国际旅游洞穴协会认定,黄仙洞洞内拥有四个世界级景观,每一个景观都堪称大自然的杰作。边石池大厅内,20000 平方米的边石池气势恢宏,波澜壮阔,被誉为世界溶洞之一绝。这些边石池层层叠叠,犹如梯田一般,又似一片片盛开的莲花,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钙膜片边坝则是另一处令人称奇的景观。在一处平台上,有一个众石壁中排出的小泉,流量虽小,但却源源不断。由于泉水的长期流淌,在石坝顶部和坝坡上沉积了纯白色和半透明的碳酸钙薄板和方解石膜片,其成因如同煮沸的牛奶放凉后表面结成的一层膜,面积如此之大,在国内外溶洞中都极为罕见。然而,这钙膜片非常脆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呵护的艺术品,游客们只能远远观赏,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破坏这稀世珍宝。 石将军溶蚀石牙更是黄仙洞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右侧这个尖锥状石灰岩石牙体,名为 “黄仙守望”,又名将军把关。它是在地下河水的冲蚀、溶蚀和水中沙砾石的磨蚀作用下,历经千万年而形成的。从侧面看,它恰似佩剑行吟泽畔的屈原,又有人说它像美国 3K 党徒,其独特的形状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经中科院权威专家联网检索,此景观的形成及形态在全世界的洞穴中独一无二,因此它成为了黄仙洞内第一个世界级景观。 而天然石拱门则是黄仙洞的又一奇观。这个高 12 米,宽 13 米,厚 4 米的石拱门,是石灰岩体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天下无双的洞穴天然石拱门。它拔地而起,恰似一道腾空而起的彩虹,又似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与魔力。这也是现如今已发现的国内外溶洞中无此先例的奇观,因此它成为了洞内第二大世界级景观。 除了这些世界级景观,黄仙洞内还有众多其他景点,如洞口雄风、济公仰天、屈子行呤、蝶戏熊猫、木榕迎客、仙鹤顶月、龙潭飞瀑、金天书、黄仙长廊、屈尊门、海豚跃江、水晶琼壁、黄仙华盖、延水宝塔、双象戏水、大鹏展翅、鳄鱼戏水、仙人指路、洞房花烛、将相和、罪蟾鸣冤、公关壁、文峰塔、晚霞漫天、金龟探海、雄狮回首、双龙腾天、金鸡报晓、哪咤出世、双狮守关、仙女舞台、大圣读经、定海神针、银河坠天、海兽强食、黄山飞瀑、仙女遗衣、南天双塔、擎天玉柱、云盆奇观等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传说故事,让人在游览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和好奇。 洞内最有名的当属沧海桑田和直通娘娘寨的天梯。沧海桑田景观处,层层 “梯田” 依山盘旋,如人工修建的一般整齐严谨,但实际上却是大自然历经数百万年的鬼斧神工之作。这些 “梯田” 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和沉淀作用,在洞底形成了一片片如鱼鳞般的边石池,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神奇。而直通娘娘寨的天梯则是一段陡峭的石阶,共有 500 多级,几乎垂直向上。游客沿着天梯攀爬,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勇气。当你终于登上天梯顶端,走出洞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从人间仙境回到了现实世界。娘娘寨位于黄仙洞出口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落。这里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据说,娘娘寨的村民们大多是古代移民的后裔,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在娘娘寨,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到淳朴的乡村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黄仙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钟祥市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人们对地球的地质演变和生命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钟祥市郢中城区北隅,有一片波光粼粼、风景如画的湖泊 —— 莫愁湖。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莫愁湖,原名沧浪湖,因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民间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而得名。莫愁女貌若芙蓉,身如柳枝,能歌善舞,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她的舞姿轻盈优美,似嫦娥奔月。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导下,完美演绎了《阳春》《白雪》等高雅乐曲,并将其传唱入歌,将楚国歌舞艺术推向了巅峰。莫愁女与青年才俊王襄哥青梅竹马,倾心相爱,然而命运弄人,她被楚王召入宫中为歌舞侍姬。但莫愁女品性高洁,不为财富所动,不为淫威所屈,毅然逃离王宫,回到民间。她的故事在钟祥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传奇。 莫愁湖景区融山水资源、人文资源于一体,景色十分怡人。湖上百岛俊秀,水天一色,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阳春白雪岛上,白雪楼、阳春台隔水相望。白雪楼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相传为莫愁女习舞之所。站在白雪楼上,凭栏远眺,莫愁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阳春台则是莫愁女演奏乐曲的地方,这里仿佛还回荡着她那悠扬的乐声。兰台宫内,歌舞升平,襄王把酒行乐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楚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优雅。 下里巴人岛上,男耕女织,捕鱼狩猎,山歌烂漫,情也陶陶。这里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质朴纯真的民间文化。岛上的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用传统的方式欢迎着远方的客人,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军事野战岛则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游玩场所。岛上枪炮隆隆,杀声阵阵,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真实的战斗场景,感受战争的紧张与刺激。 十里画廊是莫愁湖景区最为赏心悦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细窄逐渐宽阔,呈喇叭状,且九曲回转,湖岔众多。湖水清澈,水平如镜,两侧苍翠青山和着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可谓湖光山色,引人入胜。沿着十里画廊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让人心醉神迷。两侧,随着快艇掠过水面,不时惊起飞鸟串串。由于这里生态环境优异,引来各种珍奇飞禽不计其数,有鸳鸯、白鹭、野鸭、鸬鹚等数十种。它们在湖面上嬉戏玩耍,为莫愁湖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湖岸上林木茂盛,花草丛生,时有一两处红瓦农舍掩映其间,恍若人间仙境。 莫愁湖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胜地,更是钟祥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着莫愁女的传说故事,传承着楚国的文化精髓,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钟祥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除了上述闻名遐迩的明显陵、黄仙洞和莫愁湖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它们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共同构成了钟祥丰富多彩的旅游画卷。 水镜庄,位于钟祥市城南,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隐居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一泓碧水,宛如一面镜子,因此得名水镜庄。庄内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如草庐、水镜祠、司马徽先生墓等,它们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诸葛亮在此躬耕苦读、胸怀天下的情景。游客在这里可以漫步于古色古香的庭院之中,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熏陶,领略诸葛亮的智慧和风范。 明显峰风景区,紧邻明显陵,这里山峦起伏,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极高。游客可以沿着登山步道攀登明显峰,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登上山顶,俯瞰整个钟祥市区和明显陵,那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山顶上还有观景台、亭台楼阁等建筑,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赏风景的好去处。 客店古村落,位于钟祥市客店镇,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民居建筑,它们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具有典型的荆楚风格。古村落的街道狭窄而幽深,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民居错落有致。这些民居建筑结构精巧,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在客店古村落,游客可以体验到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钟祥还有大口国家森林公园、温峡旅游区等景点,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等待着游客们去探索和发现。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有众多的珍稀动植物,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森林探险、徒步旅行、露营等活动,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温峡旅游区则融湖光山色于一体,河库岛屿对映成趣。这里的湖水清澈碧绿,周围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秀丽。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垂钓,也可以在岸边漫步、欣赏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钟祥的这些景点,无论是历史文化遗迹还是自然风景名胜,都各具特色,相互映衬,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热爱自然风光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旅游目的地,领略到钟祥独特的魅力与风情。
蟠龙菜,这道地道的钟祥特色菜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钟祥美食文化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传奇色彩。
传说中,蟠龙菜的诞生与嘉靖皇帝的登基之路紧密相连。正德十六年(1521 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遗诏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当时,朱厚熜面临着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兴王府的幕客严篙献计,让朱厚熜假扮钦犯坐囚车,日夜兼程直奔京城。然而,途中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因沿街靠站用膳耽误时间,且朱厚熜平日生活豪华,难以忍受囚车中的粗茶淡饭。在这关键时刻,心灵手巧的厨师詹多悟出了配方,选用精肥肉、精瘦肉,再加以淀粉、鸡蛋、盐、姜等辅助佐料,制成了一道吃肉不见肉、携带方便的菜肴。这道菜外形酷似 “龙” 的形状,宛如蟠龙腾飞,朱厚熜品尝后赞不绝口,当即赐名 “蟠龙菜”。 蟠龙菜的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需将鲜肉、绿豆精粉及各种佐料包裹在鸡蛋皮中蒸熟。其成品色泽鲜艳,黄白相间,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口感上,蟠龙菜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无论是蒸、煎、炒、馏,还是作为火锅食材、下面条、汆汤等,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一口咬下去,肉香、蛋香、淀粉的清香相互交融,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在钟祥地区,蟠龙菜是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 “龙席”,历来有 “无龙不成席” 之誉称,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钟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钟祥市客店镇,这片被大自然眷顾的土地,享有 “中国葛粉之乡” 的美誉。这里产出的钟祥葛粉,犹如大地的馈赠,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 葛粉,是由葛根经过多道精细工序加工而成。葛根,这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葛味甘、辛、性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有起阴气、解诸毒等功效,更有 “南葛北参” 之说,足见其营养价值之高。钟祥葛粉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独特的 “客店葛粉制作技艺” 更是入选了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步骤可分为刮皮、清洗、切块、捶碎、磨浆、摆袋、沉缸、漂洗、取粉、吊包、晾晒等,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方能成就这口感细腻、品质优良的葛粉。 钟祥葛粉食用方法多样,最为常见的便是冲调葛粉羹。取适量葛粉放入碗中,先用少量凉开水将其化开,再冲入沸腾的开水,同时迅速搅拌,直至葛粉变得晶莹剔透、粘稠适中。此时,一碗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葛粉羹便大功告成。入口品尝,细腻爽滑的葛粉在舌尖上流转,带着一丝微微的甘甜,那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味道。在炎热的夏日,来上一碗冰镇的葛粉羹,瞬间就能驱散暑气,让人感到清爽宜人;而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温热的葛粉羹,暖流便会从口腔传遍全身,滋养身心。除了冲调葛粉羹,钟祥葛粉还可以用来制作葛粉汤、葛粉饼、葛粉包、葛粉饺、葛粉面条、葛粉粉丝等各种美食,每一种都别具风味,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多样的选择。
钟祥,这座美食的宝库,除了蟠龙菜和钟祥葛粉这两颗耀眼的明珠,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它们如同繁星点点,共同构成了钟祥丰富多彩的美食画卷,为人们带来一场场丰富味蕾体验。 钟祥米茶,这道传统美味小吃,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其制作过程虽不复杂,却颇有讲究。先将大米炒黄、炒香,直至米粒呈现出诱人的杏黄色,此时大米中的淀粉部分被破坏、分解,转化为一小部分活性炭,赋予了米茶独特的 “刮肠、刮油” 功效。接着,加入清水烧开,待冷却后便可食用。钟祥米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能充饥解渴,又具有减肥健美之效,是夏季防暑降温的佳品。天气越热,米茶的口感越爽,仿佛能驱散身体内的燥热与烦闷。在钟祥的夏日,人们常常以米茶为伴,或作为主食,或作为饮品,享受着它带来的清凉与惬意。 长滩焦切,荆门市长滩镇的传统美食,犹如一颗甜蜜的糖果,给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它以猪肉、豆皮等为原料,历经卤制、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长滩焦切薄而酥脆,外观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还未入口,便能闻到浓郁的芝麻香气,那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芝麻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为焦切增添了独特的风味。轻轻咬上一口,只听 “咔嚓” 一声,酥脆的口感瞬间在口中散开,香甜的味道随之弥漫整个口腔,令人陶醉。嚼起来甜而不腻,让人欲罢不能,一块接一块地品尝,仿佛沉浸在一场甜蜜的美食之旅中。无论是作为日常零食,还是逢年过节的馈赠佳品,长滩焦切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它承载着长滩镇的美食记忆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钟祥花生,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特产,也是钟祥美食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钟祥花生属珍珠豆型小花生,荚果为茧形,果嘴钝,网纹细深;饱果率高,壳薄整齐,双仁果,百果重 160 - 185 克;籽仁桃形,粉红色,百仁重 65 - 85 克。其生食鲜脆,口感清爽,咬下去 “嘎吱” 作响,满满的都是大自然的生趣。炒熟后的钟祥花生更是香味浓郁,令人垂涎欲滴。钟祥花生营养丰富,亚油酸(占总脂肪)含量≥30.0%,粗蛋白质含量≥25.0%,粗脂肪≥45.0%,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它不仅是钟祥人民餐桌上的常见美食,更是走出了钟祥,走向了全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钟祥的独特风味。 在钟祥的大街小巷,还能寻觅到许多其他美食的身影。旧口喜饼,纯手工制作,外表酥脆,一口咬下去,五仁馅的香酥适口在口中散开,满嘴余香,勾起人们儿时的无限回忆;石牌豆腐,以其精湛的手工工艺和独特的口感闻名遐迩,豆腐质地细嫩软弹,无论是煮汤、红烧还是制作成各种豆制品,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还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鱼为主料,掺合淀粉、蛋清、生姜等佐料,摊成饼形后大火蒸制而成,入口细嫩、鱼味悠长、柔软且弹性十足,曾荣获湖北省地方特色风味菜的美誉,在钟祥的宴席上,鱼糕总是备受青睐,有 “无糕不成席” 之说。 这些钟祥特色美食,每一道都蕴含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它们是钟祥饮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吸引游客前来探寻钟祥魅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品尝蟠龙菜的皇家风范,感受钟祥葛粉的自然清新,还是体验其他美食的独特风味,都能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钟祥美食的世界中,领略这座城市别样的风情与韵味。
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源,于山水的画卷里畅游,在美食的天地中品味,钟祥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一坛醇厚的美酒,越陈越香;它的旅游资源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它的特色美食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着舌尖上的旋律。
钟祥,是岁月沉淀的楚地风华,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魅力之城。这里,有看不完的风景,有品不完的美食,更有诉不完的故事。期待着您踏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韵味,开启一场难忘的钟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