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特色美食 | 葱花油墩

2024-12-27

荆门人的 “心头好”—— 葱花油墩

在荆门的大街小巷,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摊点前排起了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葱花与热油碰撞后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勾动着每一个过路人的味蕾。而这股香气的源头,便是荆门传统美食 —— 葱花油墩。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荆门的美食版图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荆门人的味觉记忆,是当之无愧的 “心头好”。

百年传承,古韵流芳

(一)起源之秘

葱花油墩最早源于沙洋县,这座素有 “小汉口” 之称的古镇,是其诞生的摇篮。清末民初,就有师傅为了生计,挑着特制的担子穿梭于庙会、戏场之间。他们怀揣着和好的面和简单的炸锅,在热闹的人群中支起锅灶,炸售着香气四溢的葱花油墩。据《荆门市志》记载,当时的葱花油墩就以其独特的形状和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传说它的诞生颇具戏剧性,一位厨师在上元节欣赏花灯时,那精美的三节鼓灯笼造型深深印入他的脑海。他灵机一动,回到厨房后,采用矾、碱、老面作为膨松剂,精心和成稀面团,再用三只筷子巧妙地挑制成形,放入油锅汆炸。当那金黄松泡、外形浑圆、中间带孔形似灯笼的油墩出锅时,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因其外形,故取名 “油墩”,从此这道美食便在汉江之滨的沙洋及其近邻开始了它的美食传奇之旅,成为备受推崇的早点食品,一直流传至清末民初。

(二)岁月流转

民国时期,沙洋饮食行业的师傅杨德广为了让生意更加红火,精心准备了一副特制担子,将揣好的面和炸锅等物稳稳放置其上,行走于各地的庙会和戏场。他现场支锅炸制的葱花油墩,形状如同宝盖柿子,中间紧腰,表层金黄酥脆,内部镂空松软,被他取名为 “葱花油墩”。这道美食因其制作简单易学,无需固定场地,经营十分方便,很快便从沙洋传播到了荆门各地的大小集镇,成为了人们早餐桌上的宠儿。1946 年,沙洋干堤溃口,杨德广师傅无奈逃荒到江陵,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然而他并未放弃这门手艺,依旧操持旧业,葱花油墩也随之在荆沙地区流传开来,吸引了众多食客的喜爱。《中国名食掌故》也记载,大约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期,葱花油墩的制作技艺还一度传到了孝感地区的一些市(县),同样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其流传范围愈发广泛。岁月悠悠,葱花油墩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荆门地区的饮食文化,一路传承至今,成为了荆门市一道不可磨灭的传统风味小吃和早点名食,被《中国食经》《中国烹饪辞典》等典籍所收录,也在 2021 年 5 月被漳河新区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百年传承的古韵在新时代中继续闪耀光芒。

匠心烹制,成就美味

(一)精选食材

制作葱花油墩,选料至关重要。面粉需是上等品质,细腻洁白,为油墩提供坚实的基础;矾和碱的比例要精准把握,它们相互作用,是面团蓬松酥脆的关键;老面则为面团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和发酵的活力。而葱花,一定要选用新鲜翠绿的本地小葱,切成细细的葱花,其浓郁的葱香是葱花油墩的灵魂所在。每一种食材都经过精心挑选,只为呈现出最地道的荆门味道。

(二)独特工艺

葱花油墩的制作工艺独具匠心,其核心在于以三只筷子蘸葱花 “挑” 成形,边成形边成熟,这一手工技艺极为罕见。首先是和面,将适量的矾、碱、食盐放入温水中搅拌至溶化,加入老面揉散,再倒入面粉拌匀揉成团,让其发酵半小时左右。接着是使碱,把纯碱溶化后倒入面团揣匀,分两次加入适量的水,将面团揣至上劲,此时面团发酵适中,面香碱正。然后便是关键的氽炸步骤,将熬锅置于中火上,倾斜锅身,倒入适量菜油,使锅底油一边深一边浅。待油烧至七成热,师傅们用三只尖头竹筷开始挑制,左手一支,右手两支,右手先挑一点面沾上拌了盐的葱花,左手迅速配合,边提边卷,达到一个油墩的份量后双手猛提分离面团,再抖动筷子使面伸长成圆面筒,绕成圆圈形做成似灯状的墩子,顺着锅边放入油浅处,慢慢煎炸,待一面成熟浮起变黄后翻面,直至两面金黄便可出锅。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每一个葱花油墩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味蕾狂欢,荆楚风味

刚出锅的葱花油墩,色泽金黄诱人,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独特的外形,中间紧腰,上下浑圆,恰似九月成熟的柿子,又似精巧的三节腰纸灯笼,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轻轻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酥脆的外皮,“咔嚓” 一声,仿佛是味蕾奏响的开场乐章。紧接着,松软多孔的内里与浓郁的葱香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面香与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醇厚的味道,令人陶醉不已。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外酥内软的奇妙口感,葱香四溢,香醇可口,若品荆风楚韵,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作为早餐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还是在闲暇时光作为解馋的小吃,葱花油墩都能完美胜任,满足你的味蕾需求,成为荆门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每一个品尝过它的人都深深眷恋这荆楚风味的独特魅力。

亲民实惠,百姓佳肴

在荆门,葱花油墩一直保持着亲民实惠的价格,深受大众喜爱。即便随着时间推移,物价有所上涨,葱花油墩依然坚守着一块五角钱一个的价格底线。这般价格,在如今的消费市场中实属难得,与那些动辄数元、数十元的小吃相比,葱花油墩以其低廉的价格,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份美味且实惠的选择。它不以高昂的价格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以亲民的姿态融入到每一个荆门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作为快捷早餐,还是学生党课间补充能量,亦或是老年人日常的点心之选,都不会给钱包造成任何负担,真正做到了美味与实惠兼得,成为荆门街头巷尾人人都吃得起的 “百姓佳肴”,也让这道传统美食在岁月的长河中,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温暖着每一个荆门人的胃与心。

食用小贴士

(一)最佳赏味期

葱花油墩刚出锅时口感最佳,外皮酥脆,热气腾腾,建议现场购买即食,享受最美味时刻。

(二)搭配选择

推荐搭配本地特色饮品,如米糊、豆浆,解腻又丰富口感,展现荆门特色早餐搭配。

(三)储存须知

若有剩余,可短时间常温保存,或冷藏后复炸,但口感会有变化,为读者提供储存参考。

传统小吃,未来可期

葱花油墩这道传统小吃,历经岁月的沉淀,承载着荆门的历史与文化,是荆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作为荆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葱花油墩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当重视这一传统技艺的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品味其独特的风味。也期待着葱花油墩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创新发展,保持其传统魅力的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荆门的美食文化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这道美味的传统小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和赞赏,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散发着它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美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荆门,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美味的葱花油墩,亲自品尝一下这传承百年的荆门味道,感受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让味蕾在这传统美食中尽情狂欢,留下一段难忘的美食记忆。